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登录 EN

新闻动态

徐劼:自己就是工具

2021-03-26

首页 - 新闻动态
不喜欢套路,比如费心琢磨应试考试,在套路中取胜;也不喜欢反复无常、过于“变幻莫测”,最好要逻辑严整、清晰确定。理想的生活是自然、自由。一直很喜欢数学,想做研究,在徐劼看来,研究什么,是比研究更重要的问题。
“要觉的这个东西比较有意思”。
但怎么才算有意思呢?“跟着感觉走”。他的答案简单直白。不知道具体要选什么时,先都去试一试、看一看,关注自己的“感觉”,可能有的看着看着困了,有得看着看着累了……但总有能让自己越看越觉得好玩,精神充沛,想要全情投入,不感疲惫也不畏波折的事物,这就是兴趣所在。
作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员,徐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晶的建模与模拟,梯度流的数值方法与一些界面模拟方面的工作。“有意思的是,比如原来有一个地方没有搞清楚,然后通过反复琢磨,现在可以搞清楚这一点了。”
最初,徐劼从事液晶的建模与模拟,通过建构液晶的数学理论来阐述其部分有序性的主要特征,但研究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只能先搁置一段时间,但此时,他刚好发现希望针对液晶研究设计的一些数值方法可以相对成熟地应用到梯度流研究中。
最终,他与合作者成功提出标量辅助变量(SAV)方法,并将 SAV 格式应用到许多梯度流中。大量数值结果表明, SAV 格式不仅简单高效,且精度很高。SAV 格式吸引了很多关注。其他研究者将其应用于很多不同的梯度流乃至哈密顿系统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并且,引入若干辅助标量的想法能够使得数值格式简洁灵活。因此,利用该思想并根据需求的不同,很多 SAV 的变式和推广得以发展。这一工作发表在SIAM Review上。到目前为止,该格式的总引用次数已经超过 100。
“虽然看起来搁置了某一个问题,但实际上还是在持续思考,而且只要你抓住了一个感兴趣的东西,就能把自己整个调动起来,就可能发现一些没预料到的结果。”徐劼说。
与此同时,因为研究方向是跨学科交叉的,徐劼需要与许多物理学者沟通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研究主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还可以通过影响几位一同参与研究的物理学者,将研究理念传播到更多物理学研究圈子中,实现更广泛的跨学科交流。而这个过程中,如何将数学学者们习惯的“数学语言”阐述转换为物理学者们更偏好的“物理语言”尤为重要,挑战颇大。
“第一,花更多时间在相互理解上,在讨论之前,先互相理解清晰。第二,坚持,即使短时间内未必能彻底解决,但要一直坚持,坚持自己最想表达的想法,也坚持使用更多方法来表达,逐个尝试。”徐劼说。
数学研究中常见两种快乐,前者更多是一种“独立”的快乐,多见于解迷成功那一刻,研究得豁然开朗,厚积薄发、电光火石间的一瞬,不必要说服太多人,凡属此门中,自然能会心一笑;而后者则是一种有赖于他人的快乐,需要传播,要在被认可与应用中生长壮大,生生不息。
前一种快乐几乎是被所有数学研究者们共享的喜悦,而对于从事应用数学的徐劼来说,后一种快乐同样意味悠长。被传播,然后被更好地理解,也是一种应用。
除了科研,业余时间里,徐劼还喜欢击剑,这项“格斗中的芭蕾”是他在北大就读近10年期间发展的爱好。雪白的剑服,威武的护面,闪亮的长剑和一位“虎视眈眈”的对手,依靠时间与点刺剑数决定胜负,需要结合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战术,也考验大脑与身体的配合。
“你就想,自己就是工具。”
科研中,徐劼更强调人自身的主体作用。虽然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他更喜欢依靠手推(公式)。“数学家主要就是靠自己工作,所以调整自己的状态,就像维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