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登录 EN

新闻动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杨乐逝世 他的名字载入世界数学史

2023-10-25

首页 - 新闻动态

       10月22日,83岁的杨乐先生驾鹤西行,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杨先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中国科学院一位研究员记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杨乐、张广厚、陈景润等人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选择数理化可以为国争光,学好数理化成为一代人最大的理想。”


  杨乐初中立志要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20多年后,他和同事张广厚的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高中时,他在书皮上写下“中科”二字,而今与中国科学院已携手走过一甲子。他曾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年龄最小的学部委员(院士),出任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


  生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杨乐更愿意将此解读为理想与坚持的历程——“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我把我的一生献给了数学研究事业。”他曾通过本报向青少年一代寄语:“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不要为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这样才会不负此生。”


  “杨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辈。”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袁亚湘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之初,杨乐作为首任院长临危受命,袁亚湘作为副院长协同工作。杨乐格外爱护年轻的袁亚湘,常常嘱咐他“不必来参加”一些琐碎的会议。他告诉这个年轻人,“可以在行政上少承担一点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科研。”


  对于科研评价体系的搭建,杨乐亲力亲为地设计、讨论。他多次强调,不能按照论文的数量评定人才,更不能按照资历和关系排序,要按照代表性成果进行职称评定。那时候,杨乐专门组织同事邀请国外专家回国参与同行评议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科学的评价体系,研究院里有的成员只发了两篇左右的论文就被评为了教授。


  “在学术评价体系的搭建上,杨先生为中国数学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袁亚湘说。


  他记得杨乐院士总是叮嘱年轻人,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太着急,要真正认识到科研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工作。“他对我们这一代数学家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从清贫时代走过来的杨乐一直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杨翠红的记忆里,杨乐常在会议之中提到,要思考如何吸引年轻人投身科研,如何为年轻人提供宽松和优渥的科研环境。


  “他心中关注的是全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未来。”一位研究员在多场报告里听到老先生谈及年轻人的培养问题。


  在杨乐的讲座上,他很少读稿子。面对台下的青年科学家,杨翠红记得老人家神采奕奕。在言谈之间,杨乐常常告诉年轻人,要做大问题,要解决国家的重大基础研究的问题;科研人员要有奉献精神,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要有为科研奉献的精神,甘坐冷板凳。


  后因工作需要,多所学校曾邀请杨乐来给研究生、中学生作报告。那时候老先生只要有时间,立马爽快地答应。作报告前,杨乐自己手写演讲稿,一写就是几十页。


  面对当代的中学生,杨乐曾勉励孩子们,“学习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只奋斗一段时期,而要像跑马拉松一样,坚持不懈,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的讣告里,这样记录了那个怀揣“中科”梦想的男孩一生:“杨乐同志是中国数学界的一个领袖,对中国数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指引和鼓舞着几代青年投身科学。”


                                                                                                          来源:中国青年报